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险及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2017年05月13日

作者:管理员

        一、背景 


       近些年来,全球城市风险呈上升趋势, 且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劳合社2015年发布的全球城市风险指数报告指出,在2015年至2025年的十年中,全世界301个主要城市可能会面临多达18种自然和人为风险,这些风险对全球GDP造成的损失预计可能高达4.6万亿美元。
 
        城市是个纵横交错、极为复杂的系统,由多种多样复杂的机构、生态系统、资产和基础设施组成,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遭到破坏,比如公用事业、交通、通信、供水系统等等,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瘫痪,因此对当地甚至全球造成深远的影响。
 
        这使得城市风险评估工作极具挑战性,一些次生和级联影响是很难通过诸如空间风险评估这样的传统方法来进行预测的。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中,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发展使风险预警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尽管很多城市已经将风险管理列为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但这还远远不够。 政府、投资者、保险公司都希望将建立复原能力作为解决城市风险的有力补充。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从未来的灾害中尽快复原,基础设施的管理者和运营者必须跳出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的窠臼,在整个基础设施体系内和系统间建立起有效的复原力,这就需要考虑突发事件发生时,基础设施性能可能发生的改变。 
 
        二、报告主要内容
        劳合社与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合作研究和发布的这份报告,用以指导城市基础设施某些核心部分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帮助城市提升其基础设施复原力。 
        该报告主要涉及能源、供水、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这四大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分析了在过去的经验中,这四种基础设施是如何受到灾害事件的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当时是如何应对的。同时,报告还提出了利益相关方在未来可以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 基础设施复原力和城市复原力相关概念介绍


        • 分析概括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风险和复原力的关键因素


        • 通过实际案例探讨城市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复原力原则


        • 分析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和考量因素


        • 保险行业应采取的行动建议

 

        三、主要研究结果

 
        报告提出三种能够提高基础设施复原力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form.jpg

注释:
 
• “正常”状态:正常运行状态


• “压力”状态:冲击所产生的压力导致基础设施性能发生改变的状态。


• “崩溃”状态:基础设施系统不能再以高于最低支持水平运行时,发生崩溃。


• “复原”状态:压力状态后,基础设施系统需要额外行动或支持才能恢复性能,或系统崩溃后,基础设施系统需要更大规模的行动或支持才能恢复。


• “新正常”状态:灾害或中断后,全力将系统恢复到“照常”状态。但也因此可能错过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机会。

 
        报告针对上图所示的三种方法提出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复原力的若干原则,具体包括: 
 
        防止失效
 
        • 规划和设计原则:加强综合规划,重视生态系统设施及应急机制,进行稳健性设计,合并冗余部分,提升系统多样性。


        • 运行原则:投资信息管理,维护资产,加强灾害风险管理。

  
        加快恢复 
 
        • 规划和设计原则:应急预案,设计恢复机制,允许故障“软化”功能。


        • 运营原则:加强跨部门协调,明确关键资源,建立独立恢复系统。

       

        提升性能

 
        • 规划、设计和运营原则:提高灵活性,反省过去,规划未来,集思广益,建设安全文化,制定激励措施,管理需求。

 
       结论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建立起一套基础设施恢复系统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又为达成这一目标增加了挑战。因此,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一、借助保险和再保险转移风险
 
        借助保险和再保险转移风险,可以提高被保险人从事风险活动的信心。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定价时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信息,风险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这一点十分重要。 
 
        二、保险经纪人的作用
 
        保险经纪人可以帮助被保险人更好地了解所面临的风险,并确保将优质的信息传递给保险公司,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制定保单。  
 
        三、打破壁垒,建立共识 
 
        若想建设面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复原能力,则需要找到全新的方法来打破政府,私人和社会之间的壁垒,共同促进建设基础设施复原能力。大家有了共识,便能共同建立一个良性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的促进下,每一方都可以更好地了解未来的风险,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定价,决策者也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复原能力的道路将更加顺畅。  
 
        劳合社希望能借此研究激发讨论,并在适当时促进保险公司、政府和城市利益相关者的创新,以帮助提升复原能力、缓释风险、保护基础设施。  
 
        四、保险公司能做些什么?
 
        1.完善数据收集系统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灾害风险,保险行业需要完善数据收集系统,风险明示系统以及其他工具。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不仅有利于保险公司了解当前所面临的风险,还能帮助保险公司预测未来的风险。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可以在潜在损失发生前提醒客户,实时评估损失,加快理赔流程并防止虚假索赔。  
 
        2.量化风险
 
        保险公司需要更好地量化城市复原能力风险。随着可用数据量的增加,保险公司便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风险评估,预测风险的潜在影响,以帮助政府、社会和个人做出明智的决定,而进行风险评估的关键就是量化风险。同时,为了更好地评估资产风险,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仍处于设计阶段的基础设施风险模型。 
 
        3.建立指标体系  
 
        不同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应尽可能地明确和采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指标,以便整合成有效的指标体系,供不同利益相关者使用。建立指标可以促进指数和模型的开发,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复原能力的评估。
 
        保险公司可与政府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例如提高建筑标准或阻止在不适当的区域进行建设。风险管理如果得到完善,那么保费定价也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本。 
 
        4.激励投资  
 
        保险公司能够对资产复原能力进行评级,这一点对投资者来说是极具价值的。有了这种评级,投资者就可以将复原能力纳入其选择投资方案时的考虑范围。如果信用评级机构将复原能力视为是一项性能指标并纳入评估中,则可促进相应的行动。 
 
        5.提升复原能力
 
        提升复原能力对投保人和政府都有好处。一方面,可降低保费;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保费定价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因此可以促使投保人落实降低风险的措施。在灾害易发区,保险公司可以鼓励投保人提升复原能力,并可推荐改进方案。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可以成为保单的一个条件。保险公司也可以提高免赔额,让投保人承担更多风险,以督促投保人落实降低风险的措施。 
 
       6.开发模型和工具
 
        风险模型一般都是根据某一案例的具体情况建立的。但是对于城市复原能力的建模,保险公司需要采用一种更系统性的方法。保险公司需要提供更多实用的工具,以更加透明、全面的方法分析极端事件的风险。此外还应以协作的方式开发和维护模型。 
 
        7.确定模型和工具的通用标准
 
        在运用某一工具或模型进行城市风险评估之前,需要确定工具或其输出值的标准格式,以便能够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接。发展中国家和保险普及率低的地区最需要进行此项工作。
 
        保险公司可通过开展保险发展论坛等举措共享资源和展开合作,让新兴经济体在此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这将有利于国家落实可持续金融政策并建设城市复原能力。 
 
        8.提升保险价值 
 
        公共部门和决策者需要对城市风险所有了解。,保险公司应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合作,让他们了解风险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并鼓励他们开发适当的解决方案。
 
        9.建设复原能力服务
 
        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复原能力服务”,包括设施管理、灾后恢复、“建造和营运”合同以及保险等方面,例如,保险公司可以帮助提升其承保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复原能力,,执行常规维护、恢复和维修,并提供灾后经济补偿。
 
        五、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做什么?  
 
        建立示范城市
 
        应急响应和赈灾机构常常都会进行实战演习以测试他们的应急预案。对某一特定城市采用共享场景流程和风险模型有助于开发更普遍的系统模型,帮助各方协调和计划响应措施,其成果可用于打造适用于所有城市的样板。
 
        六、研究方法
 
        本报告包括四个关键研究阶段:文献研究、全新研究模型的开发、案例研究以及向主要基础设施行业专家咨询。
 
 

来源:劳合社  2017-05-12


报告价格

0

我要购买
分享:
我要购买

姓名:

手机:

备注:

提交后,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