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区块链+保险:未来还没来

2018年02月27日

作者:管理员

        当“炒币热潮”逐渐兴起,比特币等虚拟代币价格再次经历追涨杀跌时,一个疑惑再次萦绕在许多人心头:除了“炒币”,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就没有别的应用场景了吗?

        邱寒和她的团队给出了在保险领域的肯定回答。2月6日,邱寒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的金融壹账通正式推出区块链解决方案——壹账链。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所研发的区块链技术成功应用在平安保险的业务中,并且与平安银行、渣打银行、金城银行、红星美凯龙、汽车之家等10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长期以来,保险行业在投保、理赔、运营三个环节存在诸多痛点:多达数十页的申请材料让保险代理人在客户和营业厅之间多次往来;理赔效率低风险大,以车险为例,平均耗时超过3天但赔付渗漏情况时有发生;从业人员多且业务环节繁杂,仅寿险保全业务就多达60多项。

        这些痛点对很多科技和风控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来说都是现实的挑战。而在邱寒等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则是解决这些痛点问题的选择方案之一。

        当区块链遇到保险,会发生什么?

        “一条信息存在几十万人手上,大家都是同样信息的话,是不能够彻底篡改的。”邱寒认为,区块链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在保险等金融领域应用。

       平安壹账通提供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全球区块链的行业发展中,金融行业区块链的资金投入规模仅约0.4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到2019年将增长十倍,达到4亿美元。目前,在全球区块链试点应用场景的行业分布中,金融行业的场景占比已经超过了50%。

        而在保险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相互保险是较早开展落地的一个领域。

        2017年8月,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上线国内保险业首个爱心救助账户,这个账户也是国内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记账的相互保险。如果信美相互保险会员遭遇重大灾害、意外事故等,在得到现有保障及援助(包括社会统筹保险、商业保险等)后仍生活困难的,还可以申请爱心救助账户的额外救助。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爱心救助账户的透明性。

        据与信美人寿开展区块链技术合作的蚂蚁金服公司副总裁、蚂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介绍,信美的爱心救助账户使用区块链后,每笔资金流向都公开透明,每笔资金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每笔资金的去处和用途都有迹可查。

        民生保险健康保险事业部总经理程羽最近被许多人问:“你们区块链技术是怎么落地的?”她总是告诉对方:“对不起,区块链不是技术落地,这就像2010年你去问人家移动互联网技术如何落地一样,这是个技术的问题吗?”程羽认为,区块链的存证特性,若单独使用,场景很小。如果将存证和匿名数据交换等方案配合使用,才能真正落地并发挥区块链的价值。

        程羽带领团队进行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最开始选中了保险行业作为切入点。她们先把业内做POC(Proof of Concept,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的项目都分析了一遍,发现目前区块链POC项目结果主要有两种,一:POC项目虽然完成,但后续并没有将区块链技术落地;二:为了将区块链技术落地而落地。

        区块链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区块链通过分布式的技术,实现了分布式的商业模式。程羽考虑的不再是区块链技术如何落地,而是用分布式商业理念,回归业务本质去设计产品和架构。

        “区块链更多的是启发人们用数字化、分布式的思维去设计产品和架构,是让我们真正用数字化的思维去想这个世界。”程羽说。

        关于保险业务的创新,程羽认为,在保险业务中,每个人都有医疗保险需求,但是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现在产品虽然很多,但雷同,用一个产品面对所有人。这是中心化思维方式的产物。随着BAT等巨头进入,互联网保险的第一轮创新已经结束了。第一轮创新更多是渠道创新,保险产品的形态没变。保险产品是多年线下销售的结果,是充分考虑到用户体验的产物。如果把线下渠道产生的产品直接搬到线上,结果不会太理想。程羽介绍,下一步她们要用分布式思维方式,做保险产品形态创新,四五月份可能会推出一个新的产品。

        事实上,国内所尝试的许多区块链保险应用,都是由保险机构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合作的产物。

        同样在去年8月,阳光保险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数贝荷包”联合推出“飞常惠航空意外险”微信保险卡单,这款针对高频乘机用户的保险产品保费60元,可以使用20次,当事人身故可以获得高达200万元赔偿。

        与其他航意险产品不同的是,这款产品的用户可以将电子卡单以红包的形式分享给好友,对方在出行前登记乘客和航班信息即可成为保单的受益人。不过,这也给保险公司审核卡单的流转带来了挑战。

        如何甄别、跟踪这款航意险的卡单呢?双方给出的方案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多方数据共享的特点,追溯卡单从源头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参与方不仅能查验到卡单的真伪,确保卡单的真实性和唯一性,还能方便开展后续理赔等环节。

        包括航意险在内的商业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包括绝大部分商业汽车、财产以及汽车第三方责任险)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方向。

        国际咨询机构德勤发布的《区块链及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报告将区块链技术更精确地概括为DLT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该报告认为,DLT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合约甚至智能资产来简化索偿提交的程序,不再需要保险代理人的涉入,缩短了处理周期。同时,编入智能合约的商业规则使理赔员无须再审查每一项索偿,通过分布式账本中的历史索偿和资产来源记录,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可疑行为。

        挑战在哪里?

        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众多保险领域已经得以应用,但这给保险业带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程羽第一次被“颠覆三观”是同事花了5分钟,在Ripple(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的支付网络)上给她搭了一个支付清算的网关。支付清算对于做CoreBanking(核心业务结算)出身的她来说,是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领域。此类项目上曾经需要花费大量人财物,在区块链的世界却只需要5分钟。

        程羽发现,原来的对账系统是传统线下的业务在数字世界的“硬拗”,而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未花费的交易输出)才是数字化该有的样子。

        程羽说,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匿名数据交换的方案很多人都尝试过,但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她带领团队奋战了许久,也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一天晚上,她召集所有成员,让大家把区块链技术暂时忘掉,将自己置身于业务场景中,不限任何技术和方法,想象如何解决问题。很快大家脑洞大开,提出了很多观点,再从中找出落地可能性较大的方案进行POC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区块链能够在其中发挥很大的价值,逐渐形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数据交换方案。程羽说,现在区块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只是拘泥于技术本身,会寸步难行。如果结合业务场景,将区块链技术做一部分裁剪,可能会将区块链的长处发扬光大。

        程羽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产品创新上可能带来很多变化,进而在核保、赔保等环节创新。保险代理人也要进行转型。

        众安保险总经理助理兼战略负责人王敏表示,众安保险也在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中投入许多,他认为,对未来的健康险和寿险来说,区块链将带来非常大变化。但相应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现在健康险和寿险首先缺的是数据。

        在具体实践中,王敏曾带领团队开展过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数据项目,但他们发现,有些数据不是仅仅通过连接就能解决的,还涉及数据产权、数据安全等问题。在他看来,虽然通过区块链的加密可以对数据产权有更清晰的界定,但只有数据产权等问题明晰,数据和区块链才能更多地去应用到保险领域。

        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王和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为保险业务运营带来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挑战。对此,保险业最重要的是心存敬畏,同时,要深刻理解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内涵,重新梳理保险运营,特别是“痛点”,并且思考和探索区块链的解决可能性。

        在王和看来,目前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中,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短缺。“区块链和保险的结合需要‘两栖’复合型人才,即能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去解决保险的痛点,设计出全新的结局方案或者商业模式的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02-27

报告价格

0

我要购买
分享:
我要购买

姓名:

手机:

备注:

提交后,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