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区别有哪些?香港保险背后黑幕深度揭秘

2016年12月25日

作者:管理员

  香港保险好不好?对于购买香港保险有哪些好处?与大陆保险的区别是哪些?10月28日晚11点多,香港保诚保险公司聚满连夜赶来刷卡投保的内地客户。此前,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卡缴纳保费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银联发声“辟谣”并重申部分险种无法用银联刷卡,但香港保险的购买热情并未因此冷却。


  香港保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也引来众多内地保险代理销售公司涉足其中,一位上海保险代理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可以在上海直接签单投保,之前有客户年缴100万美元,虽然有限制,但是方法总是很多。”但据了解,香港保险必须本人亲赴香港签单,否则不会受到香港法律保护,成为“地下保单”。

 
  事实上,香港保险的多个品种均无法使用银联卡的情况下,依旧有许多“对策”。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通过地下钱庄出走的大客户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大型保险公司,如中国太保、中国太平、中国人寿在香港同样有子公司,可以参与海外资产配置。其中,201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海外公司以135.76亿港元位列全港第一。


  一位资深香港保险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香港区域的保险公司有200家左右,他们参与海外资产配置渠道更多,所产生的现金价值和收益更高”。


        香港投保风潮


  早在2016年2月,中国银联国际就发出指引,要求2月4日起,银联卡境外刷卡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但当时境外刷卡次数还不受限制。


  4月,保监会针对香港保险发出提示称,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必须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此外,如期缴保费方式长期寿险保单,可能存在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按期缴纳保费的风险。


  10月29日,银联规定,自10月29日凌晨0点起不得通过银联刷卡到香港购买投资型保险。主要内容包括:1. 除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项目保险外,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2. 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3. 强化境外收单机构对保险类商户管理要求。
  
  虽然银联表态通道并未全部关闭,但香港保诚保险业务员向记者表示,现在只能使用VISA和万事达卡,银联基本无法使用,重疾险也无法刷银联卡。


  尽管银联国际一再收紧或者提示风险,但香港保险的投保风潮却连年上涨。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为44亿港元,2015年增至约316亿港元,占到香港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0%。5年时间,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增长了6倍。进入2016年,上半年新造保单保费为301亿元,其中一季度132亿元,二季度169亿元,半年增长依旧惊人,接近2015年全年水平。


  记者了解到,内陆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并没有真正被遏制住,反而滋生出多种违规操作。前述资深香港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无法使用银联刷卡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业务员可以垫付保费,然后客户用人民币还给业务员;或者将人民币转交给业务员代缴。


  不过,由于人民币出海的限制,使得很多大额客户几乎无法完成此类操作,前述香港保险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地下钱庄现在可以操作此类业务。“地下钱庄的利息很贵,普通客户一般不会选这个方式,只有那些拥有大额资金的客户(这么做)。”


  而对于地下钱庄,据媒体报道,广东省公安厅10月披露,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公安机关开展了多次打击地下钱庄的集中收网行动,破获案件140余起。


        内地代理涉足


  据了解,对于香港保险业务的投保部分违规问题,保险监管部门也进行了相关摸底与调研工作。从摸底结果来看,保监部门发现,非法销售香港保险产品的参与主体鱼龙混杂,营销手法花样翻新;而且由于参与机构和人员构成复杂,大部分不具备保险中介经营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已扰乱了内地保险市场。


  事实上,内地客户前往香港投保由来已久。上述资深香港保险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内地客户到香港买保险,早期是在1997-1998年,主要为广东省珠三角客户;2003-2010年进入中期;2010年开始进入高峰,特别是2015年至今,更多内地人士到港买美元资产配置。”

  因为内地客户的激增,香港保险公司规模也随着扩展。上述资深人士提到:“我们公司由2005年只有3000名营业员增加到目前1.8万人。另外,内地的保险公司也和香港的险企合作,多数是财产保险。” 


  香港保险需求量大增,也引来内地代理保险公司涉足香港保险产品的销售。上述上海保险业人士向记者提到:“其实以前香港保险从没有代理公司做过,这两年开始,众多代理公司在涉足或想涉足这一领域。不过,香港保险在内地的代理,其实主要都集中在一线城市的高端客户。”


  据了解,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入境香港,保险公司会把入境时候的白色小票收走,以证明本地投保,非香港境内签署的合同不受香港法律保护,也被外界称“地下保单”。


  对于香港保险产品,记者调查了解到,据传最受内地用户青睐的是储蓄分红险,期缴最少5年,起投资金最少2000美元,不设上限。期缴的5年中,现金价值是低于投保额的,而至第8年现金价值将高于投保额,10年后这笔投保才有较大的升值功能。


  一位上海保险业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香港保险产品没有内地的所谓万能险,可以短期实现较高的现金价值,一般保险产品都要10年以上他的现金价值才值得退保,所以客户购买香港保险是要做好10年以上长期配置的准备。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香港的保险产品,现金价值要在8-10年后才能显现,一笔资金放在海外10年以上,除非人民币汇率在未来10年出现暴跌,否则所获得的汇率利息未必能跑赢在内地的资产配置。


        险企竞逐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的大型保险公司也多有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中国太保、中国太平、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均有香港注册地保险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于1984年11月15日在香港注册成立,是目前港澳地区最大的国有人寿保险企业。原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于2003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


  据了解,中国人寿(海外)最大优势在于短线理财产品。前述资深香港保险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人寿在香港并非领头羊,但一直在追赶。由于市场竞争的关系,中国人寿在香港的保险产品与内地条款不一样,在投资分红险数据上面,中国人寿做得比外国品牌更好。  

 
  中国人寿海外官网显示,中国人寿香港的新增保费收入连续三年排名全港第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海外)新造直接个人寿险年度化保费135.76亿港元,英国保诚、美国友邦分别为90.97亿港元、64.3亿港元,排在第二、三位。而中国太保、中国太平等并未能进入前十之列。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于1994年4月在香港成立,注册资本为2.5亿港元。自2014年起,获得国际信用评估机构标准普尔授予的A- 。经营一般保险业务,主要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意外及健康保险、汽车保险、航空航天保险、船舶保险、货运保险等;


  中国太保2016年中报显示,中国太保全资拥有的太保香港开展境外业务。截至 2016年6月30日,太保香港总资产9.46亿元,净资产4.26亿元,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 2.33亿元,综合成本率 84.7%,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净利润0.46亿元。


  而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太平,在香港、澳门的保费收入并不是大头,中国太平年中报显示,上半年香港与澳门的保费合计收入为30.1亿元。

来源:南方财富网  2016-12-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