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香港保险狂热第二波:内地资本涌向香港保险牌照

2017年04月10日

作者:管理员

        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九鼎集团近年来开始大力布局保险业,香港也成为其收购保险公司的首选地,于2016年斥资逾百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富通保险。除此之外,也早有一些内地大型企业设立的自保公司在香港成立,例如中石化的自保公司、中海油的自保公司以及中国广核集团的自保公司。

        内地保险与香港保险究竟孰优孰劣的争议还在继续,但是现在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情况究竟怎样了?

        近期,香港保险监理处公布了2016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但一个很微妙的变化是,这一次,其并未公布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有关数据。而在披露2016年前三季度数据时,这一数据还是明确给出的。

        但根据前三季度的增长情况,有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这一数据有望创造新的记录,达到600-700亿港元之间,同比2015年翻一番。

        不过,在创造新的记录的同时,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转折点似乎也已经到来。据悉,在CRS于2017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实施后,赴港投保的内地客户已经大幅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内地客户赴港投保似乎迎来转折点的同时,内地资本赴港投资保险公司却已经形成一种潮流,香港保险热迎来第二波,其背后是中国已然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内地客赴港投保潮迎来转折点?

        近期,香港保险监理处公布了2016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不过,这一次,其没有像往常一样公布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有关数据。这是一个颇为微妙的变化。

        近年来,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新单保费快速增长,已经从2010年的44亿港元,增加至2015年的316亿港元,六年时间增长近十倍。对于香港保险的追捧,也已经从广东地区扩展了全国多数地区。

        2016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更是达到一个高潮,根据香港保险监理处提供的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内地客户赴港投保产生的新单保费已经达到了489亿港元,远超2015年全年的316亿港元,在香港保险业总新单保费中的占比也达到了37%,将近四成。

        香港保险的快速增长,以及媒体的聚焦,也早已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围绕香港保险这一命题,内地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然而即便如此,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新单保费依然屡创新高,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从单个季度来看,2016年前三个季度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新单保费分别达到了132亿、169亿、188亿港元,逐步走高,按照这一趋势,有业内人士估计2016年全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新单保费收入将创纪录的达到600亿至700亿之间,同比2015年翻一番。

        不过这可能已经是香港保险的巅峰状态了,在各类政策多重压力之下,内地客户赴港投保的热情或将有所降温。据香港保险从业人士介绍,自CRS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投保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已经开始大幅减少。

        所谓CRS,即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可理解为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汇报标准,旨在提升税收透明度和打击跨境逃税,参与税务管理辖区的金融机构都必须遵守并进行尽职审查,并进行尽职审查程序,以及提交非本地税务居民的财务资料。

        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和中国香港实施CRS后,内地居民在香港的金融账户信息被香港金融机构收集上报香港政府,并与内地政府部门进行信息交换。这样一来,一些以隐匿资产为目的赴港投保客户将无法达到目的。

        不过上述香港保险从业人士认为这还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主要是因为很多内地客户对于这一新的政策理解有误,随着对于政策理解的加深,他相信赴港投保香港保险的现象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布局香港保险市场亦成潮

        其实,抛开个人层面投保香港保险的行为不谈,近年来,香港也已经成为内地各类资本海外投资、布局保险业一个重要目的地。香港保险热有了新的注解。

        例如近期,恒安标准人寿就宣布将进军香港保险业,收购母公司英国标准人寿在香港的子公司,标准人寿保险(亚洲)有限公司。

        而在这之前,早已经有一批内地资本开始布局香港保险业,例如复星集团,早在2013年就投资设立了鼎睿再保险。福建泰禾集团也于2016年6月,以80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香港大新金融集团的附属公司大新人寿保险、大新保险服务及澳门人寿股份。

        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九鼎集团近年来开始大力布局保险业,香港也成为其收购保险公司的首选地,于2016年斥资逾百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富通保险。

        此外,互联网巨头腾讯,在内地多点布局保险业后,也于2017年初宣布将联手高瓴资本以及英杰华人寿共同发展原英杰华位于香港的子公司,着力发展数字保险。

        除此之外,也早有一些内地大型企业设立的自保公司在香港成立,例如中石化的自保公司、中海油的自保公司以及中国广核集团的自保公司。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企业开始热衷于海外投资,而国内保险企业的崛起,也令诸

        资本意识到了保险业在吸纳低成本资金方面的独特优势。而选择在香港投资设立保险公司显然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对于专业再保险公司以及专属自保公司而言,在香港注册还能享受到特殊的优惠政策。例如按照香港保险监理处的有关规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可以享受在规管上的宽免政策,包括降低最低股本规定以及偿付准备金规定等。专业再保险公司以及专属自保公司的离岸业务或者离岸风险保险业务的利得税均可享受50%的扣减等。

        更加国际化的香港保险市场,在人才、资源、信息、监管等方面也都要更加成熟。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些年来,内地客户赴港投保香港保险的热情持续高涨或也是吸引内地资本投资香港保险业的一个理由,可以为内地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中国已成净资本输出国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香港保险热潮,还是赴港投资保险公司热潮,都是中国对外资本输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额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国。

       2016年中,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额的9.9%,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此外,在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还首次超过吸收外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2016年,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继续加大马力,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全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4.1%。

       在中国企业不断扩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业也成为热点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融业同比增长了52.3%。

       显然,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投资大国,在国际投资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从单向引资大国演变为双向投资大国。不过投资还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投资之后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才是更大的考验。以香港保险市场为例,虽然在诸多方面存在优势,但对于所有进入该市场的企业而言,其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一方面是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主体丰富,彼此之间竞争激烈。据香港保险监理处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香港共有160间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4间经营一般业务,47间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间则经营综合业务。

        根据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字,截至2016年底,在登记委员会登记的保险代理商共有2482家,个人代理人则有63148名,以及负责人及业务代表26,835名,获授权的保险经纪也已经达到了756名。

        另一方面,与内地保险市场类似,香港保险市场也呈现寡占格局,巨头险企牢牢与其他险企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差距颇大。新进入者恐难以撼动市场格局。

来源:慧保天下  2017-04-10

分享: